

自動氣象站的龐大家族,足以震撼你!
發布日期:2017-12-13 閱讀數()
自動氣象站是進行氣象觀測的基本機構,也是氣象部門進行氣象情報、預報、服務的基層機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天氣、氣候和氣候變化等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每年的世界氣象日(3月23日)、防災減災日(5月12日)、全國科技活動周(5月第三周)、全國科普日(9月第三個公休日)等開放日,都有很多公眾走進氣象部門實地參觀,了解氣象和感受氣象。自動氣象站作為氣象部門的一個標志性“符號”,對大部分人來說他們看到的都是一個籠統的氣象站,但實際上從氣象業務性質、服務對象和相關行業來講氣象站種類眾多、大小不一,可以說是一個令人“眼花繚亂”的大家庭。就算在氣象部門工作的人員,也不一定能夠完全搞清楚。我們希望通過這篇小文讓大家對整個自動氣象站家族有一個比較清晰的了解。
目前全國氣象行業共有四千多個各類氣象臺站(主要是有人氣象站),根據設站目的的不同,其人員、場地、儀器設備和所承擔的任務等也有差異。按照不同的分類原則,氣象站也會有不同的“小名”。
如按照性質區分,氣象站可以分為天氣站、氣候站、農業氣象站、天氣雷達站、海洋氣象站、專業氣象站、環境氣象觀測站、校園氣象站、流動氣象站等;如按照服務對象分,氣象站可以分為鹽場氣象站、林場氣象站、水文氣象站、漁場氣象站、民航氣象站等;如按照氣象站的建設位置分,氣象站可以分為山地氣象站、海島氣象站、高山氣象站、沙漠氣象站等;如按照有無人值守分,氣象站可以分為有人值守氣象站和無人值守氣象站(又稱自動氣象站)。根據2016年最新統計結果,全國氣象部門共有超過2400個國家地面綜合氣象觀測站;建成的區域自動氣象觀測站近58000個;環境氣象觀測站超過650個,正在使用中的農業氣象觀測站和土壤水分觀測站約2700個。
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說說各種不同性質的氣象站。天氣站是根據各級氣象臺天氣預報的需要所設置的氣象觀測站。這些站需要在規定的同一時間進行觀測,并向天氣預報單位發送天氣報告。按照監測方式和發報時次的不同,天氣站可以分為三級:第一級為基本站,承擔國家發報任務,每天觀測4~8次并發報。其中一部分還要承擔全球和區域的數據交換任務;第二級為自動站,在需要設站又不便建立人工站的地方,設置自動站,觀測項目和發報時次根據情況確定;第三級為一般站,主要滿足省一級氣象服務的需要。打個比方,如果把氣象站看做一個人的話,那么前兩級氣象站的身份就是國家編制,后一級則是地方編制。三級站的布局所形成的網絡即為我們的天氣站網。
氣候站是為了獲取一個地方的氣候資料,依據研究、服務部門的需要而建立的基層氣候觀測機構。每天需要在規定的時次對規定的氣候要素進行觀測,并將觀測結果整理編制成候、旬、月、季、年記錄報表發送上級氣象部門。氣候站相對于天氣站等級更多,根據建站目的、分布密度、觀測項目和時次的不同,氣候站分為四級:第一級基準氣候站,是國家氣候站的“骨干”;第二級基本氣候站,是國家氣候站的“主體”,其數量最多;第三級一般氣候站則根據地方氣候分析的需要而設;第四級輔助氣候站是為了滿足某些特殊氣候要素的觀測而設。這四級氣候站和為了專門研究山地、高山、海島等特有氣候規律而專門設置的氣候站一起構成我們的氣候站網。
農業氣象站主要用來開展農業氣象觀測,是國家和區域農業氣象站網的基礎,其主要任務是在有代表性的地段進行農林作物、牧草和畜牧等生育狀況的觀測,物候觀測以及平行的氣象觀測和自然災害觀測,土壤濕度觀測也是農業氣象站的一個重要工作;同時還要編制農業氣象觀測報表;在有條件的地方適當開展當地或區域的農業氣象服務工作。農業氣象站按觀測任務的不同分為農業氣象基本觀測站和農業氣象一般觀測站。
天氣雷達站顧名思義就是安裝有天氣雷達的氣象站,這類臺站可以通過雷達探測天氣系統(主要是降水和含水量較大的云體)的位置、分布和狀態,是進行短時臨近預報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對強對流天氣(如冰雹、龍卷風)的預警能發揮重要作用。目前我國投入運行的新一代天氣雷達共有190部,即有190座天氣雷達站,另外有26座正在建設中。
海洋氣象站是指具有適當的裝備和技術人員,在海上保持固定位置的氣象站,一般設在海島和燈船上,定時進行水文、氣象觀測,它可以增加海區水文、氣象觀測網點,彌補海區內水文氣象資料的空白,為海區內的水文氣象預報提供依據。
高空氣象站是擔負高空氣象探測任務的氣象站。根據氣象業務服務部門對高空氣象情報的不同需要,又區分為進行高空氣壓、溫度和濕度探測的探空站與只探測高空風的測風站。目前我國共有120個高空氣象站。
專業氣象站主要是指布設在如流域、鹽場、林場、漁場及機場等地點為這些行業提供氣象服務的氣象站。由相關行業和部門按照一定的規范和標準以及自身服務的需求而建設,并自行維護。
環境氣象觀測站是指為了研究近地面大氣運動引起的污染物擴散、輸送、遷移和轉化過程而布設的氣象站。近些年由于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氣象部門也加強了環境氣象站建設,數量不斷增加。
校園氣象站是指學校在氣象部門指導下在其校園里建立的氣象站。氣象觀測要素的配置方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進行靈活選擇,同時為了滿足學生的動手實踐需要,可配備干濕球溫度表、最高最低溫度表、百葉箱、風向風速儀、日照計等氣象觀測儀器。近些年伴隨著科普進校園工作的開展,校園氣象站的建設也迎來了一輪爆發式的增長,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有超過2000所學校建設有校園氣象站,校園氣象站的建設對于學校持續性開展校園氣象科普活動及氣象科技教育提供了堅實的硬件基礎。
流動氣象站是根據某些特定時間、地點根據專業生產服務的需要而設立的氣象站。其特點是沒有固定觀測時間和沒有固定觀測場地。現在一般使用氣象觀測車或是臨時架設輕便觀測儀器進行短期氣象觀測。
無人自動氣象站是指能自動收集和傳遞氣象信息的觀測裝置。一般主要觀測氣壓、氣溫、相對濕度、風速風向、雨量等基本氣象要素。適用于海島、高山及邊遠地區不便建立有人觀測站的地方。
按站所在的地形特點,可以分為高山氣象站、海島氣象站、山地氣象站。高山氣象站是設在高山上的氣象站。在我國,高山氣象站均屬于國家基本天氣站和基本氣候站,其積累的觀測記錄資料,是研究相應高度上氣象狀況的重要氣象依據。同時,位于海拔高度1500米和3000米的高山站的基本天氣報告相當于850百帕和700百帕等壓面的重要氣象情報,因此,天氣預報部門往往把高山站作為天氣預報的指標站。海島氣象站是設在海島上的氣象站。有的站除了擔負常規氣象觀測外,還增加了海浪、海水溫度等觀測項目。海島氣象站是觀測海洋氣象狀況的重要場所。山地氣象站是指為了研究山地特有天氣氣候特征和規律而專門建設的氣象站。通過這些站的觀測資料,可以研究地形與溫度、降水、風和太陽輻射等的關系,山區各種地形環境的氣象條件與農、林、牧生產及經濟建設的關系等。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氣象站也由單一的功能向多功能合一轉變,往往是一個氣象站承載很多個站的功能。但無論發展到什么時候,對于氣象部門來說,氣象站永遠都是最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了解了氣象站就了解了氣象。
?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电影吻隐者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哥哥啊啊啊|
洞房视频|
2024厨房橱柜最新款图片视频|
最佳李纯信|
色即是空韩国|
老牛家的战争电视剧全集免费观看|
昭君出塞简谱|
日韩免费观看视频|
高奇|
捉弄电影|
美少女战士变身|
成人在线播放网站|
饭店装修效果图|
angela white在线播放|
机动战士高达seed destiny|
正宗辅星水法九星断语|
情侣视频|
陈冠希的艳照门|
北京卫视今晚节目表|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20
|
迷案1937电视剧剧情介绍|
黄视频在线播放|
smc压力表|
罪后真相|
美术《对称的美》|
杰西卡·布朗·芬德利|
新家法|
美女自愿戴镣铐调教室|
黄视频在线网站|
鬣狗交配视频|
风月电视剧免费观看剧情
|
姐妹五|
金珊|
春娇与志明电影|
湿身美女|
大胆写真|
大奉打更人电视剧在线观看全集免费播放|
古风少女换装纸娃娃|
韩国一级黄色录像|
黄昏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