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針對氣象監測,很多大型城市及中小型城市開始重視起來,可以針對市區的天氣進行監測與數據輸出,只需要在觸摸屏上點擊一下,就能看到區域的天氣信息,既方便又快捷。
近日,朝陽區43個街鄉的氣象服務站將全部安裝氣象信息服務顯示終端,天氣預報預警、實時天氣信息等都可以在這里發布。同時,在原有16個自動氣象災害監測站基礎上,朝陽區新增10個監測站,提高氣象監測精度。
朝陽區今年計劃投入300余萬元,在43個街鄉建設氣象服務站,每個服務站安裝一臺綜合氣象信息服務顯示終端。通過這個終端,天氣實況、天氣預報預警、氣象災害防御科普、氣象行政許可和辦事指南等將及時發布、更新。服務終端的天氣數據是實時更新的,新的信息5分鐘之內就能到達43個街鄉的終端,各街鄉能夠及時進行應對部署。朝陽區氣象局局長陳秀杰說。
服務終端顯示屏上,有清晰的服務項目分類。在;天氣實況一欄中,可查詢實時溫度、濕度、風力、雷電位置、高空天氣等數據;在天氣預報一欄中,可以查詢未來五天的氣象信息,包括故宮、天壇、天安門等景點的天氣情況。筆者發現,在終端里還可以查詢朝陽區二十多個氣象災害檢測站的氣象數據,就像一張氣象地圖,為百姓的出行導航。在終端上,也可查詢花粉濃度、霧霾指數等信息。
除了43個氣象服務站的氣象信息服務顯示終端之外,朝陽區氣象局還利用智慧社區智能系統,建設氣象服務板塊。居民通過手機,就可以隨時了解所在區域的天氣情況。
另外,朝陽在原有16個自動氣象災害監測站基礎上,今年將新增10個監測站,滿足對局地精細化天氣監測的需求。據朝陽區氣象臺臺長李艷介紹,此次新增的監測站主要對氣象災害敏感區、低洼地區、人群聚集區等進行全天候、高分辨率、高精度連續觀測。新增的10個監測點多分布在小紅門、孫河、崔各莊、將臺、東壩、平房、常營、南磨房、豆各莊和管莊。檢測包括溫度、氣壓、濕度、風向、風速、降水量6類氣象要素。
近日10個自動氣象站監測點在北京建立,針對氣象的實時監測,也更好的滿足氣象中心的數據輸入顯示,針對市區的氣象變化做出想要的調整與策略,保證市區良性健康的發展。目前針對氣象監測北京方大天云研發出了完整的系統,針對各項指標進行數據監測,目前在市場上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